当年沸沸扬扬的原油宝事件始末
2020年4月,喧嚣一时的中行“原油宝”事件,给国内普通投资人狠狠的上了一课。当年投资“原油宝”的客户在本金全部亏损的情况下,还倒欠中行保证金数十上百万不等。
时至今日,投资理财已慢慢成为我们财富增长的重要选择,虽然我们可能不会去做期货的投资,但历史的反面教材也常教育我们投资不懂不做,远离风险。
背景
2020年初,国际原油市场在各方因素的综合影响下,价格不断下挫,一度打破历史均值下限,这让国内一些投资人蠢蠢欲动,他们普遍认为石油作为生产生活的必需品,价格必会回涨,甚至有可能大涨,打算抄底国际原油。
大洋彼岸的华尔街原油空头也已然布局,一场原油空头对多头的绞杀正在拉开序幕。
时间线
4月初,中行“原油宝”挂钩美国CME交易所(芝加哥商品交易所),国内客户买入“原油宝”05合约,中行拿着钱买入美国WTI原油05合约。
4月15日,CME交易所修改交易规则,允许原油期货价格为负数,这让多头的亏损无下限。
4月20日,“原油宝”05合约的最后交易日,晚22点中行暂停“原油宝”交易,持有“原油宝”05合约的用户在最后的几个小时无法交易,只能到期自动平仓结算,而CME交易所的WTI原油05合约的买卖还在进行。
4月21日,凌晨2点半,经过最后短时间的极速暴跌,WTI原油05合约收盘最终结算价为-37.63美元,中行“原油宝”本金不够亏损,导致直接穿仓亏损百亿。
4月21日清晨,“原油宝”客户收到信息,本金全部亏损,且倒欠中行大额保证金。
此后数月,事件被持续关注,“原油宝”遭到了投资者的起诉,中行面临监管审查,被处以罚金,其跌穿损失的巨额保证金由中行承担,并返还“原油宝”客户20%本金。
分析
有人会觉得投资本就有亏有赚,为什么这个“原油宝”却备受关注,除了其损失的巨额本金高达百亿之外,其亏损的内部逻辑才堪称反面教科书。
“原油宝”作为期货包装产品,但交易规则略不同与原油期货,投资门槛大大降低,普通人小额资金也能参与,普通人又恰恰满怀赚钱欲望,缺乏投资风险意识。
期货本身自带N倍杠杆,以小搏大,风险远大于股票,资本的交易胜在信息、资金和规则把握,而不同于股票价值投资能够达到双赢的局面,期货作为零和博弈的游戏,一方的盈利全部来自另一方的亏损。
巨亏的背后
这场原油期货国际大空头对多头的绞杀,其他国际资本投资者多头诸如日韩欧也损失惨重,“原油宝”中也有空头的买家赚了钱,但“原油宝”中多头占比超过90%,所以整体的巨亏无法避免。
那么这场空对多的绞杀用了哪些信息优势和交易能力,“原油宝”的罪责又在哪里呢?
1、“原油宝”交易被限制,北京时间22点之后,中行“原油宝”暂停交易,客户被限制操作,无法主动平仓失去了最后逃跑的时间,但大洋彼岸此时的交易还在进行。
2、“原油宝”产品设计缺陷,缺乏风险管控,对于持续的下跌和短时间的暴跌,中行“原油宝”都缺乏止损的预案。
3、CME交易所提前修改规则,允许原油期货价格可以为负数,导致亏损无下限。一般来说,期货的价格最低为0,亏损到此也就止住了,但原油期货05合约收盘结算价为-37.63美元,跌的越多多头亏的就越惨。
4、无法实物交割,只能平仓吞下苦果。
按理说,期货交易大不了最后拉走石油,空头白送我原油,还得给我37.63美金每桶。但是,华尔街的原油大空头之所以敢把价格打到-37.63美元,就是因为它知道这个石油白送还倒贴你美元,你都拿不走,这其中一系列成本、运输、存储等限制问题,早已被完全算计。而中行,他既没有交割原油的资质拉不走原油,也没有交割的意愿,因为他本身的定位只是一个金融产品只有平仓一条路。
对我们的反思
投资本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因为现在手机软件的买卖交易如此便捷,让我们觉得赚钱变得容易。
市面上那些花哨的宣传文章,标榜理财专家的短视频,又让我们觉得财富可以轻松拥有。
但是很多人都忽略了,如果一切可以轻松得到,那么他们为什么不自己赚呢,因为他们知道投资不易有风险,而对我们普通人来说无法识别的风险就是最大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