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油:周度全球继续去库,油价难趋势走弱
摘要
主要逻辑:
乌克兰冲突导致原油价格再创新高,未来一周原油市场依旧面临诸多不确定的事件,这其中包括2月底伊朗核谈判是否有定论,3月2日OPEC+会议的减产决议,欧美是否会进一步制裁俄罗斯,并影响后者的油气出口,以及美国会以什么样的节奏和量级释放战略储备。
不确定事件背后原油需求面依旧健康。谷歌数据显示的全球出行指数周环比增幅0.7%,中国陆上交通量周度环比提升8.8%,学生开学可能是中国增幅较大的原因。根据欧洲控制公司的数据,周一欧洲网络区域的飞机数量是一年前的两倍;通过美国机场检查站的人数一直在增加,周一比2019年同期略高1.7%,总体上已经赶上了疫情前的时代。
供应端周度减量主要来自俄罗斯原油,虽然未被制裁,实货交易员和船东近期都在避免购买和运输俄罗斯原油,乌拉尔较Brent的贴水创近年记录最大。后期即使俄罗斯原油供应正常,全球也依然面临闲置产能有限的窘境。
美国、欧洲和新加坡的周度高频库存周度继续下降。我们认为即使下周伊朗核谈判达成,美国放储,油价也难以趋势走弱,以WTI为例,90美金的震荡平台难以有效跌破。
投资建议:
原油波段做多为主。
风险提示:
疫情再度爆发。
建投视角
01原油价格
1、原油价格及相关价差:乌克兰动乱大幅扰动原油市场
乌克兰正式出兵乌克兰,担心俄罗斯油气供应受限,原油价格周内大幅飙升,Brent一度升至105美元/桶,WTI也一度突破100美元/桶。之后欧美公布新的制裁措施,避开了能源领域,油价转而下跌。
周度看Brent和WTI分别上涨5%和1.57%,SC周度上涨7.93%。
Brent月差全面上升,WTI1-3走高,WTI1-12走弱,SC月差周度大幅上涨。
Brent相对于Dubai走高,相对于乌拉尔价差大幅走低,俄罗斯的乌拉尔油遭遇抛售,Brent则代表了欧洲未来供应紧张的预期。LLS相对于Brent价差周度持稳。CFD1-6的周度一度大幅攀升后略回落,绝对值依旧较高。
WTI相对于WCS、LLS、Midland周度下跌。
按上周五日盘SC收盘,以及Brent收盘价算,SC与Brent的价差从-5.3美元/桶下跌到-9.4美元/桶。
02原油与下游产品的裂解价差:汽柴油裂差继续走强
除了苯乙烯裂解价差持稳之外,其余能化品种裂解价差均走低,各个能化品的裂差绝对值排序是EB>;PP>;L>;PTA>;LU>;Bu>;Fu。
03原油供应——买家暂停购买俄罗斯原油
1、原油产量:OPEC+1月减产执行率达到126%
19个参与OPEC+减产协议的国家比1月份的产量目标少了88.5万桶/天。据统计,今年1月,它们的总体减产执行率达到126%,是该集团2020年5月重新实施产量配额以来的最高水平。
伊朗的核协议正在加速进行。特使们表示,在维也纳进行了10个月的停滞期后,谈判可能会在几天后取得圆满成功。但在欧洲和俄罗斯的调解人陷入冲突之际,伊朗和美国仍需弥合剩余的关键分歧。
俄罗斯能源部数据显示,2月1-10日俄罗斯石油产量从1月的均值1100万桶/日升至1107万桶/日。俄罗斯月度增产配额为10万桶/日,2月低于产量配额。
贝克休斯数据显示,截止2月25日当周,油气活跃钻机数增加5座至650座,是2020年4月以来最高。
美国的原油产量持稳于1160万桶/日。
2、库存:库存周度下降,依旧位于五年同期最低
美国原油库存增加450万桶,库欣库存下降205万桶,汽油库存和馏分油库存均下降58万桶,不含SPR在内的油品总库存下降180万桶,库存总量下降,利好油价。
新加坡成品油库存周度下降,轻质馏分略累库,中质和重质馏分均降库。
欧洲ARA地区成品油库存周度整体下降,柴油略累库,其余油品均降库,欧洲油品总库存位于五年同期最低。
全球原油浮仓周度从9100万桶下降到9000万桶。
SC仓单持稳于628万桶。卓创公布的山东原油库存持稳于3800万桶。
04原油需求:欧美处于升势
1、美国成品油表需周度上升
美国能源信息署最新统计显示,截止2月18日的一周,美国成品油表需周度略降,从记录高位降至2150万桶/日,绝对值仍处高位。
2月13日当周美国高速行驶里程为142亿英里,其中载人VMT比2019年下降2.5%,卡车VMT比2019年增长11.3%,总的VMT比2019年上升0.5%。
美国毛利持稳,欧洲和新加坡炼厂毛利走高。
美国炼厂开工率从85.3%升至87.4%。
全球运行中的炼厂产能持稳在7000万桶/日。
2、中国2021年月原油加工量同比增4.3%
2021年我国加工原油70355万吨,比上年增长4.3%,比2019年增长7.4%,两年平均增长3.6%。随着盛虹集团的32万桶 /天综合炼油厂和中国石油40万桶 /日广东炼油厂等新工厂投产,今年炼油量可能会继续增长。
3、其他国家和地区:欧洲航空飞行量提升
印度财政部预计经济增长在4月1日开始的财政年度中为5.5%,2月份上半月印度的汽油需求仅比2020年同期少2.1%。
印度正在寻求扩大其紧急石油库存,增加国内炼油厂本已强劲的需求,这些炼油厂在消费复苏的情况下提高了开工率。据直接了解此事的印度政府官员称,这个世界第三大石油消费国希望优先考虑尽快填充空的储油罐。他们说,这些油箱有空间容纳大约800万桶石油。
根据欧洲控制公司的数据,周一欧洲网络区域的飞机数量是一年前的两倍,7天平均水平上仍落后于2019年的水平30%;通过美国机场检查站的人数一直在增加,周一比2019年同期略高1.7%,总体上已经赶上了疫情前的时代。
05资金和地缘
1、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冲击油市 俄罗斯因此获益颇丰
俄罗斯与西方国家的紧张局势不断升级,推动布伦特原油价格逼近每桶100美元。这不仅会充实克里姆林宫的金库,还会放大全球经济面临的风险。8月中以来油价上涨的26美元中,15美元来自日益加剧的地缘政治风险对石油供应造成的威胁。其余部分反映了新冠疫情消退带来的需求反弹。
因市场猜测俄罗斯将入侵乌克兰,油价大幅飙升。入侵乌克兰可能导致对俄实施惩罚性制裁,进而对原油供应造成挤压。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周一承认乌克兰东部两个自封的“共和国”,并下令俄军进驻上述地区,从而加大了筹码。到目前为止西方做出的回应相对有限。
重大制裁可能会动摇俄罗斯经济。然而就目前而言,能源价格飙升对俄罗斯经济而言却是助力。大体来说,油价每上涨1美元,俄联邦就会增加20亿美元的额外收入,其中大部分会作为财政储备,在遭遇金融或经济危机时提供缓冲。
可以肯定的是,克里姆林宫并非影响供应的唯一因素。其他因素还包括美国和其他大型石油消费国在去年11月释放战略石油储备;OPEC+成员国无力按生产配额提升产量;以及伊核协议有望达成后伊朗可能恢复石油出口。
由于夏季爆发德尔塔疫情、12月爆发omicron疫情,石油需求暂时受挫。但随着感染人数下降、需求从疫情导致的暴跌中恢复,油价已升至多年高点。
对于重新站稳脚跟的全球经济以及全力抗击通胀的各国央行来说,推动油价变动的需求和供给因素之间的分歧既是好消息、又是坏消息。强劲的需求是积极的,应该会增强央行开启紧缩周期的决心。而持续的供应短缺则是对经济复苏的拖累,也是一个央行难以消除的通胀因素。
金融市场预计,受需求激增、供应有限和库存下降影响,油价今年将保持高位。远期合约预计2022年布伦特原油均价为每桶89美元。石油分析师的普遍预测略低,为每桶79美元。
2、投机因素:净多持仓周度持续下降
据美国商品期货管理委员会每周五发布的数据显示,截止2月15日的一周,非商业投资者在纽约商品交易所持有的原油期货持仓多空持仓均下降,多头持仓降幅较大,净多持仓周度从36.3万手下降到34.8万手。
06原油后市展望:周度全球继续去库,油价难趋势走弱
本文源自CFC能源化工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