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原油价格跌破70美元,全球博弈进入转折点
最近国内股市跌的惨不忍睹,但让大家没有注意的是,国际原油价也是一路下滑,仅9月以来布伦特原油价跌幅就超过了9%,而自4月份今年高点91美元/桶相比,跌幅已经达到23%。

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OPEC)在9月10日的一份月度报告中预测,2024年全球石油日需求量将增长203万桶,低于此前预计的211万桶。OPEC还将2025年全球需求增长预期从178万桶下调至174万桶。高盛近期在报告中表示,市场对原油供应过剩的预期成为引发油价疲软的催化剂,到2025年预计整个原油市场可能会从供应偏紧的情况转向供应过剩。花旗的预期则更加悲观。花旗研究部策略师表示,到2025年,随着市场出现供应过剩,油价可能下跌至每桶60美元左右。不过,花旗预计,OPEC+推迟增产计划以及包括利比亚供应受扰在内的地缘政治因素,或将为布伦特原油70—72美元的价格提供支撑。
整体来看,由于美国为主的经济整体转弱,使得原油需求减少,导致原油价格近期持续走低,但这是全部或者主要原因吗?
3月曾写过一篇分析《美联储2024年是否降息,聚焦原油价格博弈》,美元是否降息其实原油价格是个绝对重要的指标,而且原油价格早已超越了市场供需这一简单逻辑。
供需绝对油价不严谨。如果把原油价格拉长看,其实在2022年初其价格达到了顶峰,近2年多其实一直在走下坡路,当时高点部分因素也是俄乌战争,但之前油价也是在持续走高的,因此从供需角度来看油价并不全面,否则需求应该在2年前就走弱了,而且战争持续,供给也没增长。原油价格决定美国经济转型。原油价格不仅仅是能源产业,其作为各种化工品的原材料甚至会决定高科技的制造成本,因此高油价会直接限制美国近几年的经济转型,一个是制造业回流,一个是AI引领的科技创新。因此在俄乌战争将原油价格推上天之后,美国就应该开始在打压原油价格了,从而避免高通胀直接刺破实体经济,也避免AI的停滞。对产油国的牵扯和利用。如果说打压油价是美国自身利益,那影响的必然是产油国利益,特别是俄罗斯因战争受到制裁,原油收入成为其主要的经济来源,油价的下滑必然使得产油国难以忍受。当然欧美也需要维持原油价格在一定水平,否则中东国家必然反水。值得注意的是,6月沙特没有与美国续签石油美元协议,已然反映了产油国与美国长期控制油价的反感。原油价格决定新能源产业未来。这个世界不存在纯粹的道德,更不会有绝对的环保,新能源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因为在使用清洁能源的同时,其使用的设备却是一种污染,将过程污染变为了源头污染,将长期慢性污染变为了短期集中污染。因此新能源和石油美元一样,不过是一种竞争手段。原油价格近几年没有大幅下挫,另一个因素也是新能源产业所需,如果原油价格大跌,则新能源产业将遇到灭顶之灾,叠加再多的补贴也无法避免价格劣势,更不用说海外的市场化运作。因此,近几年原油价格稳定,也是新能源产业所必须得。如今原油价格开始打破平衡,开始趋势性下降,说明以上这些因素发生了明显的改变。一方面,欧美经济无论是实体还是高科技领域,放慢甚至衰退都是可以预见的,而美联储降息已经近在耳旁。另一方面,产业国利益开始收割,俄乌战争进入收官阶段,而中东国家近几年大肆海外扩张的势头也将减缓,否则决裂在即。再一方面,新能源产业在持续高增长之后将进入残酷的调整期,一大部分产能都将淘汰。